跳到主要内容

聚维酮碘溶液作为SARS-CoV-2预防上气消化道手术的理论框架

摘要

背景

COVID-19大流行引发了人们对无症状COVID-19患者在进行气道消化道常规手术时无意中将SARS-CoV-2传播给医护人员的担忧。目前缓解这一风险的努力集中在个人防护设备上,包括高效过滤和其他措施。

由于SARS-CoV-2脱落的蓄水池在鼻咽、鼻腔和口腔中,因此在这些表面应用杀菌剂可能会减少病毒负担。大量研究证实,聚维酮碘可以灭活许多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SARS-CoV-1。聚维酮碘也有良好的粘膜耐受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预防性治疗方案的应用局部聚维酮碘上气道。

结论

这种方法是一种低成本、低发病率的措施,可以减少与通常在耳鼻喉外科手术室执行的产生气溶胶的程序相关的风险。

图形抽象

背景

COVID-19大流行提高了人们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在手术室传播风险的认识。在实验条件下,SARS-CoV-2可悬浮至少3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可悬浮超过72小时;这给所有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带来了重大风险[1].病毒可能在鼻腔、鼻咽、口腔和口咽中高浓度存在,因此假设SARS-CoV-2有机会在手术室中传播[23.].插管以及经口和经鼻手术可能会带来独特的风险,因为在执行这些措施时病毒颗粒可能被雾化,并且与粘膜的接触可能很广泛。开云体育飞镖各种轶事证实,在耳鼻喉科医生中,COVID-19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因此,对许多产生气溶胶的经鼻手术提出了特别的预防措施[4].鉴于少数感染患者可能仍无症状,且快速可靠的筛查仍然有限,预防病毒接触主要集中在个人防护装备[567].局部经鼻治疗聚维酮碘(PVP-I),更广为人知的是Betadine™(Avrio Health, LP),可能是立即降低上气道病毒载量的有效方法,从而降低病毒无意传播的风险。

目前,没有建议使用PVP-I进行常规抗病毒预防,尽管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的强大记录。我们认为,在SARS-CoV-2大流行时期,在涉及上气道粘膜的侵入性手术中,经鼻应用PVP-I可以与PPE一起作为预防措施。

作用机制

PVP-I通过多种机制作为防腐剂,与其他常见的防腐剂(如洗必泰)相比,被认为具有最广泛的作用范围[89].PVP-I的两种最有效的抗菌代谢产物是分子I2还有低碘酸,能释放游离碘。这些游离碘分子氧化氨基酸、核酸和细胞膜[10].通过氧化细胞表面受体,PVP-I阻止病毒附着在细胞受体上[11].

体外实验数据

2006年,Kawira等人用不同的PVP-I稀释剂(从0.23到1%)在2分钟的暴露时间内证明了SARS-CoV-1的失活。在他的讨论中,Kawira写道:“用于漱口和喷洒喉咙的PVP-I产品可能在SARS爆发期间具有预防作用。“(122015年,Eggers等人报道,1%的PVP-I漱口15秒可使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滴度降低99.99%以上[13].2018年,Eggers再次证明,在低至0.23%的浓度下,PVP-I持续15秒可迅速灭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1型(SARS-CoV-1)和MERS-CoV [14].其他作者报告了对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腺病毒、多瘤病毒和甲型肝炎的类似杀病毒作用[151617].值得注意的是,PVP-I对常见的口腔病原体也有杀菌作用,如克雷伯氏菌肺炎而且链球菌引起的肺炎91518].

体内研究

据我们所知,目前还没有关于经鼻应用PVP-I减少冠状病毒感染的体内研究。日本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每日用PVP-I漱口可改善首次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19].随后的一项关于日常预防性PVP-I漱口的成本效益研究表明,在考虑生活质量天数和成本时,这是一种可接受的策略[20.].

Nagatake等报道了50%的减少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流感嗜血杆菌23名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成年人每天四次使用PVP-I漱口[21].白石等人报道,在一所鼓励使用PVP-I漱口水的中学,因普通感冒和流感导致的缺勤率显著下降。在同一项研究中,PVP-I漱口液与细菌计数平均减少率99.4%有关[22].

Ogata等人比较了使用PVP-I漱口液或自来水漱口液的患者在插管时口咽和拔管后气管内管尖端的细菌水平。PVP-I漱口液组插管时口咽细菌水平明显较低。自来水漱口患者气管内管尖的细菌定植水平较高(26.1%的自来水漱口患者相对于PVP-I漱口组无3级或4级细菌定植)[23].

安全

目前,包括日本和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可以使用口服PVP-I漱口剂配方作为非处方药。据报道,罕见的吸入性肺炎和甲状腺功能障碍是聚维酮碘的副作用[24252627].暴露后出现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和水肿的病例也有报道[282930.].高浓度或大量摄入可导致急性肾损伤和/或肝毒性[3132].低浓度的PVP-I尚未被发现会染色牙齿[33].碘过敏或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不应考虑局部或鼻用PVP-I预防。在一项使用PVP-I漱口液治疗癌症相关口腔黏膜炎的研究中,未见粘膜刺激报告[30.34].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PVP-I在浓度为5%和10%时具有纤毛毒性[3536].

建议预防性治疗

在麻醉诱导前,每位患者自行服用PVP-I,如下所示:

  • 15毫升1% PVP-I漱口30秒

上述方案建议也可能应用于临床环境,其中经常执行产生气溶胶的程序。

全身麻醉诱导后,

  • 1% PVP-I溶液用于口腔、口咽、下咽和喉咽表面(用于所有经口手术或其他通过这些粘膜表面的手术)

  • 将10 - 20ml 1% pvp溶液放入鼻腔(用于任何经鼻手术)。

  • PVP-I溶液的粘膜接触维持30秒。

使用1% PVP-I溶液和30 s粘膜接触时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世界各国广泛的非处方可用性和1% PVP-I漱口水和漱口水的使用建议说明确定的[22].

结论

PVP-I作为局部杀菌剂已经使用了60多年。值得注意的是,PVP-I可以杀灭多种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大量报告证实,短时间内使用低剂量的PVP-I对降低病毒载量非常有效。局部应用PVP-I到口腔粘膜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随着卫生保健机构围绕SARS-CoV-2预防制定新的方案,将PVP-I溶液应用于上气道似乎是一种低成本和简单的干预措施,可减少相关粘膜表面的病毒负担。

与现有PPE方案一起部署的粘膜PVP-I应用可能会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穿越头颈部粘膜的程序中。进一步的研究检查了PVP-I对病毒载量的定量影响,影响的持续时间,以及经鼻应用PVP-I的安全性。考虑到SARS-CoV-2在上气道气溶胶生成过程中无意传播的风险,应充分考虑制定这一方案。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不适用。通讯作者可根据要求回答未解决的问题。

缩写

SARS-CoV-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装备

PVP-I:

聚乙烯吡咯酮碘

参考文献

  1. Van Doremalen N, Bushmaker T, Morris DH, Holbrook MG, Gamble A, Williamson BN,等。SARS-CoV-2的气溶胶和表面稳定性与SARS-CoV-1的比较。中华医学杂志。2020;382:1564-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 陈文杰,杨建勇,林俊华,范晨,Osyetrov V, King CC,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鼻咽脱落与基因多态性相关临床感染杂志,2006;42(11):1561-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 王杰,吴启勇,谭震,李莎,戴玉春,吴世永,等。为COVID-19大流行做准备:新加坡一家大型三级医院手术室疫情应对措施综述可以J麻醉/J加拿大d'anesthésie。2020; 67:732-45。

    文章中科院谷歌学者

  4. 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等。信:COVID-19大流行期间经鼻内镜颅底手术的注意事项。神经外科。2020;87:E66-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5. Cascella M, Rajnik M, Cuomo A, Dulebohn SC, Di Napoli R.冠状病毒(COVID-19)的特征、评估和治疗。金银岛:StatPearls;2020.

    谷歌学者

  6. Alhazzani W, Moller MH, Arabi YM, Loeb M,龚明明,范娥,等。败血症生存运动:2019年冠状病毒病危重成人管理指南重症监护医疗,2020年。

  7. 白Y,姚明L,魏T,田F,金DY,陈L,等。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2020; 323:1406-7。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8. Lachapelle JM, Castel O, Casado AF, Leroy B, Micali G, Tennstedt D, Lambert J.细菌耐药时代的防腐剂:聚维酮碘的焦点。临床实践。2013;10(5):579-92。

  9. Yoneyama A, Shimizu M, Tabata M, Yashiro J,高田T, Hikida M.口腔有机物存在时聚维酮碘(异丁含漱液)体外短时杀伤活性的研究。皮肤病学。2006;212(增刊1):103-8。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0. Kanagalingam J, Feliciano R, hajh, Labib H, Le TA, Lin JC。聚维酮碘杀菌剂在维持口腔健康及预防和治疗常见口咽感染中的实际应用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5;69(11):1247-56。

    文章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1. 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李志强,等。聚维酮碘抗人和禽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其对血凝和唾液酸酶活性的影响病毒J. 2009;6:124。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2. 林羽,藤井,高岛。用聚维酮碘、物理条件和化学试剂灭活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皮肤病学。2006;212(增刊1):119-23。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13. 王志强,王志强,王志强,等。聚维酮碘制品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修饰痘苗病毒(MVA)的快速高效杀病毒活性研究。传染病杂志,2015;4(4):491-501。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4. Eggers M, Koburger-Janssen T, Eickmann M, Zorn J.聚维酮碘漱口水/漱口水对呼吸道和口腔病原体的体外杀菌和病毒杀灭效果。传染病杂志,2018;7(2):249-5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5. 用聚维酮碘管理和控制传染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8(4):581-93。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6. 哈比森MA,汉默SM。碘定产品和洗必泰灭活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8)。1989; 2(1): 16 - 20。

    中科院谷歌学者

  17. 川娜R,北村T,中美欧,松本I,有田M,吉原N,等。聚维酮碘对人体病毒的灭活作用。皮肤病学。1997;195(增刊2):29-3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18. Tsuda S, Soutome S, Hayashida S, Funahara M, Yanamoto S, Umeda M.外用聚维酮碘抑制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细菌生长:一项随机对照研究。BMC口腔健康,2020;20(1):62。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19. Satomura K,北村T,河村T, Shimbo T, Watanabe M, Kamei M,等。漱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一项随机试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29(4):302-7。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0. Sakai M, Shimbo T, Omata K,高桥Y, Satomura K,北村T,等。漱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益。BMC健康服务决议2008;8:258。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21. 长武,阿赫默德,大石。聚维酮碘漱液预防呼吸道感染。皮肤科学。2002;204(增刊1):32-6。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2. 白石,中川。聚维酮碘和市售含漱制剂杀菌活性的评价。皮肤科学。2002;204(增刊1):37-41。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23. 绪方J,南K,宫本H,堀下T,小川M, Sata T,等。用聚维酮碘漱口可减少口腔插管时细菌的传播。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51(9):932-6。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4. Chepla KJ, Gosain AK。吸入碘碘后的间质性肺炎。中华颅脑外科杂志,2012;23(6):1787-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5. 崔耀文,朴WC,孙mk,千盛杰面部骨折复位手术中聚维酮碘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中华颅脑外科杂志,2014;25(2):e172-e4。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6. Lithgow K, Symonds c腹膜透析引起的高维酮碘继发严重甲状腺毒症。病例报告内分泌。2017;2017:2683120。

    公共医学中心PubMed谷歌学者

  27. 佐藤K,大森T,白鸟K,山崎K,山田E,木村H,等。长时间习惯性漱口患者聚维酮碘诱导的显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常受试者漱口后尿中碘的排泄。实习医学2007;46(7):391-5。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8. Madan PD, Sequeira PS, Shenoy K, Shetty J.三种漱口水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辐射诱导的口腔黏膜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华癌症杂志,2008;4(1):3-8。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29. 马亚祖拉,戈皮纳特AL,维巴夫N,罗罗RP。聚维酮碘在口腔颌面外科迟发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罕见并发症——附2例报告。中华过敏临床免疫杂志,2014;46(4):157-9。

    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30. 吉田K,樱井Y,河原S,武田T,石川T,村上T,等。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维酮碘的过敏反应对感染性脓疱病的男孩与特应性皮炎。中国免疫过敏杂志,2008;29(2):369 - 369。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1. Kim CS, Kim SS, Bae EH, Ma SK, Kim SW, Mubarak M.因摄入聚维酮碘引起急性肾损伤。医学。2017;96 (48):e8879。

    文章PubMed公共医学中心谷歌学者

  32. 毛玉春,蔡文杰,吴明明,葛杰,邓建峰,杨成昌。碘酊急性溶血。中国药理学杂志。2011;30(10):1716-9。

    文章中科院PubMed谷歌学者

  33. Hasheminia D, Moaddabi A, Moradi S, Soltani P, Moannaei M, Issazadeh M. 1% Betadine漱口水对下颌第三磨牙术后干窝发生率的影响。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8;10(5):e445-e9。

    公共医学中心PubMed谷歌学者

  34. Rahn R, Adamietz IA, Boettcher HD, Schaefer V, Reimer K, Fleischer W. povidone -碘预防抗肿瘤放化疗患者粘膜炎。皮肤病学。1997;195(增刊2):57-61。

    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35. Kim JH, Rimmer J, Mrad N, Ahmadzada S, Harvey RJ。碘碘对纤毛呼吸细胞有纤毛毒性作用。喉耳杂志。2015。https://doi.org/10.1017/S0022215114002746

  36. Ramezanpour M, Smith JLP, Psaltis AJ, Wormald PJ, Vreugde S.应用于人鼻上皮细胞的聚维酮碘溶液的体外安全性评价。国际论坛过敏鼻。2020。https://doi.org/10.1002/alr.22575

下载参考

确认

不适用。

资金

一个也没有。

作者信息

作者及隶属关系

作者

贡献

SHSN负责稿件的起草,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分析和最终批准出版版本MJC负责校对和编辑手稿,分析,并最终批准即将出版的版本DC负责校对和编辑稿件,分析并最终批准即将出版的版本。LOZ负责校对和编辑稿件,分析并最终批准即将出版的版本MK负责手稿的起草、校对和编辑、数据采集、数据解释、分析和最终批准即将出版的版本。RJK负责校对和编辑手稿,分析和最终批准即将出版的版本。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罗恩·j·卡尼

道德声明

伦理批准并同意参与

本手稿是免除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在休斯顿机构审查委员会。

发表同意书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MJC担任Acclarent (Irvine, CA), BioMed ENT(圣安东尼奥,TX), Medical Metrics(休斯顿,TX)和Stryker(卡拉马祖,MI)的顾问。RJK担任触觉医疗(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和美敦力(博尔德,CO)的顾问。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施普林格自然对出版的地图和机构从属关系中的管辖权主张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获取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分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对原作者和来源给予适当的署名,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有更改。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并且您的预期使用不被法定法规所允许或超出了允许的使用范围,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如欲查看本牌照的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创作共用公共领域奉献弃权书(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条所提供的资料,除非在资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纳克维,s.h.s.,西塔迪,m.j.,卡塔诺,D。et al。聚维酮碘溶液作为SARS-CoV-2预防上气消化道手术的理论框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9, 77(2020)。https://doi.org/10.1186/s40463-020-00474-x

下载引用

  • 收到了

  • 接受

  • 发表

  • DOIhttps://doi.org/10.1186/s40463-020-00474-x

关键字

  • 聚乙烯吡咯酮碘
  • Betadine
  • SARS-CoV-2
  • 预防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上呼吸道消化道
Baidu
map